Watch live streaming video from amipn at livestream.com
一向以自己是個IT人而自豪,以為這個新興行業在有生之年也可以一直如日中天。 奈何它發展太過急速,這個已步入中年的我已經喘不過氣來。 加上近年種種天災人禍,政府施政紊亂,有感而發,希望可以籍著這個blog抒發一下。
2011年8月31日星期三
11年8月30日發表於信報財經新聞之文章
靜默的革命──香港IT業大趨勢
筆者還記得十多年前,當很多高級職員有自己的秘書的時候,他們工作桌上就只有一台功能比較其他同事強大的電話。有什麼需要,就按案頭的通話鍵,叫秘書或下屬到他們辦公室吩咐一下就可以了。
所謂十年人事幾番新,現在的高級職員,就算還有秘書,也要和好幾個同事共用。代之而起是公司為每人提供一台電腦,甚至是不同的流動裝置如筆記本電腦、智能電話,希望他們在辦公室以外也一樣可以工作。放眼所見,現在不論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銀行大班、政黨主席或國家領導人,也紛紛加入IT 用家的行列。
此外,由於應用軟件的發展,以往很多需要專業技術如排版、網頁設計,甚至編寫程式和檔案管理等的工作,已經可以由懂得相關技術的非IT專材擔當。不過,就算每天的工作都離不開電腦,他們也不會自稱為「電腦從業員」。
在這樣的環境下,很多IT 的基本知識不再專業,和兩文三語一樣,IT 已經成為上班一族的基本技能。正是由於IT 應用的日漸普及,在未來三到五年,我認為IT 專業會面對以下的變化。
除了部分仍然負責傳統IT 工作如編寫程式、系統管理和操作的技術人員外,很多IT 專業工種會流向前線應用的領域。因為在雲端科技、流動網絡和社交網絡迅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市場需要大量IT 基建管理、網絡保安、社交網絡市場推廣、用戶界面(UI)設計和用戶體驗(UX)、網絡付款、流動工具應用軟件開發的人材,由他們引領營運。所以很多電子商貿元素愈見重要的行業如廣告、銷售、傳媒中,將會慢慢出現由一些熟悉各種IT 專業技能的人材來操作和帶領的現象。
舉例來說,新媒體會隨著應用與技術日趨成熟而取代傳統電視和電台的角色。當這些傳統媒體的銷售渠道被新媒體解放後,獨立創作人便可以自行向公眾發放多媒體資訊,而公眾也可以在不受地區限制下接收和轉發。這樣一來,網絡上資訊儲存和交換以及付款交易的數量將會以倍數增加,隨之而來的網絡罪案也肯定會依比例上升。正因如此,打擊網絡犯罪的人材將會變得炙手可熱,而網絡保安專材經過適度培訓轉型,即可迎合市場需求,成為對抗商業犯罪的專業人士。
當然,換一個角度看,身處傳統行業的人士,也可以透過獲取IT 知識,保持自己的競爭力。除了商業保安外,金融、會計、法律界以至傳媒的從業員,如果能掌握到比較好的IT技術,也能在提升自身價值之餘,同時幫助所在行業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本港很多行業的發展正被日趨強橫的地產霸權所影響,生產和銷售成本愈來愈高。本港要減少對地產的依賴和大企業壟斷的情況,最可行辦法當然是鼓勵企業利用網絡資源去處理和進行各種商業活動。
香港人一向對國內和世界市場有敏銳觸覺,只要年輕人仍然保持香港人一向的靈活變通精神,在香港這片仍然擁護資訊自由和奉行低稅制的土地上,一定可以有所作為。
筆者也希望,香港政府可以跟隨其他先進國家一樣提供足夠相應的政策,例如反壟斷法和網絡中立(NetNeutrality)法規去保障市場環境不會像地產市場一樣被大財團壟斷。
在此基礎上,香港營商和就業環境就可以藉著IT 的發展找到理想新契機。
2011年6月8日星期三
我在2011年06月07日於香港經濟日報發表之評論 - 減震撼帳單 業界政府有責
評論
減震撼帳單 業界政府有責

撰文:陳家豪 「互聯網專業協會」(iProA)常務理事
欄名:中產階級心聲
欄名:中產階級心聲
幾年前,手機用家使用最多的功能應該是拍照、聽音樂、收發電郵、玩遊戲、上網尋找資訊,以至網上理財、登入社交網絡和即時通訊等。
現在,由於本地流動網絡日益普及,一些需要大流量的上網服務近年成為用家的最愛。根據電訊管理局的統計,2010年底的流動數據使用量比較2008年增加了十幾倍!
記得十多年前手機仍不太普及的年代,我們在街上是怎樣和朋友和家人聯絡嗎?當時香港店舖有一個特色,就是每家商店基本上也會安裝多一台電話讓客人免費使用。
外地漫遊上網 幾分鐘花萬元
這現象是因為本地固網電話服務收費便宜外,更是包月收費,成本不會因為客人使用多了而增多。不過世上沒有免費午餐,要維持這種使用上之方便和運作模式,公眾要付出十分昂貴的長途電話費用以補貼本地固網電話的營運開支。
同一道理,香港本地流動通訊費用現在相對一樣便宜,用家只要付出低至每月30、40到200多元的費用,就可享用每月幾百到上千分鐘的話音通訊和無限上網費用。不過,公眾在外遊的時候卻要付出極高昂的數據漫遊費用。一不小心,不到幾分鐘便可能花上萬元!
過去一年,雖然各供應商也有提供一些數據漫遊「全日通行證」之類的服務,讓用家以低至每天100多元的費用在外遊時無限使用數據漫遊服務。不過由於條款有時候不明確,加上使用辦法複雜,過去也有不少「帳單震撼」的個案——使用者到了合約不包括在內的國家,使用數據漫遊或連接上錯誤的供應商而被之後的帳單「震撼」不已。
App短訊助查用量 保消費權益
針對這種不合理和不甚透明的收費模式,歐盟早在2008年就發出執行性指引,規定歐盟成員國之電訊供應商在2009年到2011年分階段把各種漫遊收費降到較合理水平。比如數據漫遊費用於本年7月就要減低到每MByte 0.5歐元或以下。相對香港現時每MByte超過800港元的收費,相差竟然有上百倍之別。這收費模式不單對使用者不公平,長遠更會對香港甚至亞太各國的經濟發展有負面的影響。香港要維持競爭力,現在應該是時候效法歐盟,和周邊地區和國家簽訂協議,好讓經濟可以在通訊業發展的帶動下和其他經濟體系抗衡。
不過,要達成這些協議,相信動輒就要好幾年時間,其實政府在現時便可要求通訊商透過短訊形式給用户提供通流量使用情況;除此以外,更可通過網頁或智能電話上的App讓使用者檢查實時流量和收費,以保障消費者的權益,也使數據漫遊客户用得更放心。
2011年4月25日星期一
我的夢劇院
還記得初出茅廬時,膽糙糙接了好友介紹我當業餘攝影師。我於80年代後期一口氣接了唱片公司為幾位藝人外影唱片封底照片的工作。拍過的藝人有梅愛芳,歐瑞強,劉文娟和李敏。梅愛芳比妹妹更高更苗條,雖然她自小跑慣碼頭,加上妹妹當時已經是大明星,她對我這小伙子一樣情切。 奈何天嫉红颜,她在90年代和妹妹一樣癌症去世了。歐瑞強當年已經是出名唱片騎師,田園歌手。給我感覺是很喜歡笑,並沒有架子,當年聖誕節我還和他的同事們一起去過他家開派對。不過,給我印象最深的,反而是剛剛出道,當時仍然在中文大學讀書的劉文娟和李敏。印象深的原因、可能是我一連為她們做了三次外影。還記得這對Twins也有模仿過的創作隊伍-夢劇院嗎? 坦白講,在攝影師的眼中,她們給我第一眼的印象並不是太理想。劉文娟寬寬的蛋臉,仍然很有稚氣。相反李敏皮膚比較黑,不知道是否經常挨夜,眼袋非常深。一黑一白,一胖一瘦,要拍得好合照,肯定要下一番功夫。

二十多年轉眼就過去了。 梅愛芳和妹妹已仙遊多年。歐瑞強雖然和我住同區,可是除了當年工作關係之外,一直再也沒有聯絡過。劉文娟早已淡出娛樂圈移民加拿大去了。 李敏現在是知名作家兼填詞人、編劇、更曾擔任香港華納唱片公司創作總監。可惜她作品的類型不是我喜歡的範圍。我沒有機會和她的內心時間聯繫上。
今天在整理舊照片的時候,發現好幾張我為夢劇院拍的照片。看著、看著......就啓動了大腦內提取舊記憶的機關。很多舊記憶就隨著照片內的臉孔和景物一一浮現。如果閉上眼睛、照片更會就變成了動畫。有時候,我的思想更會漂到照片裡,從鏡頭內再次觀看這個花花世界。
人生到底是夢,還是一個劇院?


今天在整理舊照片的時候,發現好幾張我為夢劇院拍的照片。看著、看著......就啓動了大腦內提取舊記憶的機關。很多舊記憶就隨著照片內的臉孔和景物一一浮現。如果閉上眼睛、照片更會就變成了動畫。有時候,我的思想更會漂到照片裡,從鏡頭內再次觀看這個花花世界。
人生到底是夢,還是一個劇院?
2011年4月24日星期日
守株待兔還是主動出擊?

Alan兄早前一篇文章很是發人心省。大家也知道大部分之數據中心是使用Linux系統的。 正因為現在越來越多大小企業也應用雲端運算,把系統遷到數據中心, 結果做成懂得Linux之專業人材嚴重缺乏。 對政府之態度我們應該怎樣應對?守株待兔還是主動出擊?
http://ixapp.com/joomla/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87:cloud-computing-combats-inflation-and-climate-change-&catid=3:newsflash&Itemid=18&lang=zh
2011年4月18日星期一
接受香港經濟日報訪問後刊登之文章 - 港府不出招 業界:可悲迷惘
IT界業預料雲端運算是未來發展大方向,
獅城免地價 兼補貼開支
互聯網專業協會常務理事陳家豪說,
陳家豪指,新加坡政府牽頭推動IT發展,
互聯網專業協會成立的專責小組成員,
陳家豪認為,相比新加坡,香港的網絡設施不會輸蝕,
現時全球雲端運算的巨頭包括Amazon EC2、Saleforces.com等,也有落戶新加坡。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