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5日星期四

隆冬

昨晚我出席了一個在理工大學和拍檔一起主講以NLP為題的講座 ,台上我用了“隆冬”來形容在講述中的故事是發生在冬天最嚴寒的一段時期。與會的幾個好朋友幫我們做回應和檢討的時候,說她們沒有聽過“隆冬”。 問我是否指“嚴冬”? 如果在我學習NLP以前,我估計我會馬上會引經據典,指出羅貫中也在三國演義裡寫過諸葛亮算出該年  “隆冬臘月起東風”,使得火攻操軍能夠成功,最後還贏了赤壁之戰。我還想過用我的iPhone來Google 一番,以搜尋結果作為理據。 不過當我想起當天的課題正好就是溝通和親和感,我馬上意識到我應該欣然繼續接受批評。 好朋友抽空來聽講後還給中肯和發自內心的意見,我就算知道自己有依據也不應該多作解析。 否則不單會影響到她們給與意見時之狀態,還會大大減低了彼此的親和感。加上有兩個朋友也沒有聽過隆冬一詞,這證明我在這場合的用字上的確出了點問題。因為在NLP的國度裡,如果接收信息一方對內容有所不明,責任永遠是落在發信息者的一方。我相信人生也有季節性的,總會周而復始。 我最嚮往鴻雁,懂得依氣候變化而遷徙。在它們的國度裡,沒有隆冬也沒有嚴冬。 嗷嗷鳴雁鳴且飛,窮秋南去春北歸。 去寒就暖識所依,天長地闊棲息稀。